析出相形核
(a) 均质形核
在每步模拟过程中,首先用经典形核理论计算出新颗粒的数量,然后把这些新颗粒分配到合适的尺寸等级中。瞬时形核速率可以表达为:
方程 (1) 中的指前因子包括:形核密度Nv,Zeldovich因子Z,原子附着率b*。t是时间,t是形核的孕育时间, kB 是玻尔兹曼常数,T 表示温度。
形核能垒定义为 ,其中R* 是临界形核半径, ,形核能垒为:
其中 形核单位体积的化学驱动力,可以由热力学数据库直接计算得到 是析出相单位体积的弹性应变能,sab}是基体/粒子的界面能。对于球形形核有
其中,Vα 是基体的摩尔体积,a是析出相的晶格常数,Deff 是由[2004Svo] 定义的有效扩散率 。 Cpi 是组元i在析出相中的平均浓度,C0i是组元i在基体相中的平均浓度。D0i 是组元i的基体扩散系数。
各向同性基体中均匀物弹性应变能的计算公式为[1940Nab] :
其中μ是基体的剪切模量。因此,弹性应变能与体积失配的平方Δ2成正比。 [1940Nab]中给出的函数f(AR)考虑了形状的影响因子。对于给定的体积,球体(AR=1)的应变能最大,而薄板(AR→ 0)具有非常低的应变能量;对于针形状(AR→ ∞),其应变能介于两者之间。因此,通过平衡界面能和应变能的抗衡效应,析出相达到一种平衡形状。当Δ很小时,界面能效应应该占主导地位,析出相是大致球形的。
在均匀形核中,潜在形核质点的数量可由下式计算,
其中NA 是Avogadro常数。形核质点数量Nf的值是可调节的参数,对于均匀形核,通常将其定为与溶质浓度相近的数值。
(b) 异质形核
对于位错、晶界(2个晶粒的边界)、晶粒边缘(3个晶粒的交叉点)和晶粒角(4个晶粒的交叉点)上的异质形核,潜在形核质点数量Nv和形核能垒 ∆G* 必须做相应调整。
在组织演化模块中,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考虑异质形核。一种方法是将方程 (7) 中的潜在形核质点数量Nf 视为可优化参数,并用用户定义的方程代替方程 (2)。如异质形核KDB 文件示例一 给出的示例。另一种方法是理论上估计潜在形核质点,并假设每个形核质点的有效界面能来计算形核能垒。对于晶界、边缘或角上的形核,形核能垒可以通过文献[1955Cle]中提出的方法来计算,
其中 是界面能; 是晶界能;a、b和c是几何参数,用于估算晶界、边和角的。通过引入接触角,晶界能可由 计算得到。引入有效的界面能,形核能垒为
其中
有效界面能 可用于经典形核理论的框架下。当a=0,b=4π,c=4π/3 时,异质形核方程与同质形核方程具有相同的表达形式。
晶界上的潜在形核质点可以由晶界面、晶界边和晶粒角的密度来估算,这取决于晶粒在基体相中的形状和大小,
i= 3, 2, 1, 0 |
i= 3, 2, 1, 0 |
其中 ρi 是形核密度;对于体形核,i=3;晶界形核,i=2;晶粒边缘或位错形核,i=1;晶粒角形核,i=0。晶界,边缘或角的形核密度取决于晶粒尺寸D和四面体形状的长径比A=H/D,
i= 2, 1, 0 |
其中fi(A) 是A 的函数,可以分别针对每种情况进行估计。
对于位错上的形核,如果限定位错密度ρ1=ρd,则可以由方程 (11)计算潜在形核质点。
基体相与析出相之间的界面能(Interfacial energy)是析出模拟中最关键的动力学参数。常用广义断裂键(Generalized broken bond, GBB)方法来估算不同温度下不同合金的界面能,
前缀结构因子0.329反映了析出相从 fcc 和 bcc 基体中析出引起的断键的平均比例。∆Hsol 是可由热力学数据库计算的溶解焓。aSCF 是析出颗粒尺寸的修正因子。bdff 是扩散界面的修正因子。它是T/TC 的函数,TC 是体系中两相共存时的最高温度或临界温度。在TC 处,基体和析出相的组成相同,界面能为零。在T = 0 K时,出现理想的尖锐界面。用户可以在kdb文件中提供TC。如果TC是未知的且未提供,则bdff =1, 如Ni-14Al (at%)合金界面能计算的kdb文件示例 所给的示例。
[1940Nab] F.R.N. Nabarro, “The strains produced by precipitation in alloys”, Proc. R. Soc. Lond. A, 175 (1940): 519-538.
[1955Cle] P.J. Clemm and J.C. Fisher, “The influence of grain boundaries on the nucleation of secondary phases”, Acta Metall. 3 (1955): 70-73.
[2004Svo] J. Svoboda et al., “Modelling of kinetics in multi-component multi-phasesystems with spherical precipitatesI: Theory”, Mater. Sci. Eng. A, 385 (2004): 166–174.